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人都往戶外跑,而登山也變成熱門的戶外活動之一,但你知道登山前要注意什麼事嗎?台灣有三分之二是山,可是登山安全教育卻一直是被大家忽略的事情,所以今天 100mountain 百岳創辦人林老師就要來告訴大家幾個登山前應該要注意的事情。希望大家都能夠快樂上山,安全下山。
一、裝備檢查
這是我通常會準備的登山裝備,可以給大家參考:
- 頭燈:其實有很多登山迷途事件都是因為半夜起來上廁所沒戴頭燈導致回帳篷時找不到路而發生的,所以頭燈真的非常重要。
- 登山杖:除了可以讓自己省力不會太消耗體力外,也可以當作外帳的營柱。
- 水:除了水以外,我還會帶一個登山濾水器,有水源的地方就會有乾淨的水可以喝。
- 蜂蜜:因為它是單醣可以直接轉換熱量,人體可以直接吸收,快速提供身體能量。如果真的在山上迷途了,蜂蜜可讓人多活好幾天讓救援的機會增加,所以也是我登山必帶的。
- 登山衣褲:
- 排汗衣、快乾褲:有些人會問說為什麼不能穿棉質的衣服爬山,主要是因為棉質的衣物吸汗之後就會很難乾,加上高山的溫度較低,就容易造成失溫。
- 保暖衣物、外套:每100公尺下降0.6度,所以1000公尺的山會比平地再低約6度,越高海拔的山越冷,所以保暖衣物一定要準備好,不能輕忽大自然的力量。
- 防曬裝備(防曬頭巾、墨鏡):高山的紫外線比平地強,所以防曬的裝備也要好好準備,不然很容易就曬傷了。
- 防雨裝備:
- 風雨衣、雨褲:建議買兩截式的,這樣攀爬的時候才不會容易跌倒。
- 綁腿:雨褲建議要穿在綁腿外面,防水透氣登山鞋較不會因下大雨久了鞋子進水,因為水是從上往下流。
- 防水帽:如果只穿風雨衣,帽沿處還是容易會有水跑進去,所以我建議外層再搭一個防水帽,防水帽可以用小鉤環把它跟風雨衣鉤在一起,這樣才不會容易飛走或者是掉落。
- 炊煮用具(登山鍋具、登山爐具、登山餐具)
- 睡袋、睡墊、帳篷
- 衛生紙、塑膠夾鏈袋:愛大自然就要保護大自然,垃圾可以放在塑膠夾鏈袋帶下山。
- 貓鏟:我們要跟大自然與動物共生,所以保持山林原本的樣貌也很重要,貓鏟也是我必備的裝備之一。
- 可以生火的刀子:隨身攜帶一把可以打火的刀子,除了切菜切水果使用之外,發生緊急狀況還可以拿來當作維生工具。
- 鋸子:如果生火想要撐久一點,就需要大木頭,那鋸子就很需要,山上只要努力找一定有乾枝可以用。
- 外帳/天幕/黑色垃圾袋:如果發生狀況可以隨時搭設,可以當一個臨時遮風避雨的場所避免失溫。風雨大時也可以用黑色垃圾袋當成臨時避難的小空間,套在自己身上比較不會因為風寒效應而造成失溫。
- 噴槍:這是我個人會準備的裝備之一,主要是因為擔任領隊的關係,途中若萬一有隊友被毒蜂叮,我可以穿戴好雨衣褲,戴防毒蜂網帽戴手套,然後點噴火槍將毒蜂驅趕,就可以盡快把傷者帶離現場。
- 個人繩索:建議每個人身上至少帶10公尺左右的繩子、5公尺的扁帶跟1~2個勾環,緊急情況發生時就可以做為急救使用。
- 地圖:事先一定要先看一下路線,了解行程可能會經過哪些地形,了解自身體力是否可以負荷行程的安排。
▲ 垃圾袋可以作為臨時的避難空間,避免失溫。
▲ 使用一些勾環小配件可以將帽子固定好。
【延伸閱讀】登山裝備檢查表▸▸ https://learn.100mountain.com/wp-content/uploads/2019/登山裝備表.pdf
【延伸閱讀】關於排汗衣,你需要知道的事▸▸ https://learn.100mountain.com/?p=1649
【延伸閱讀】一次就入門:登山杖挑選與使用方式▸▸ https://learn.100mountain.com/?p=4389
【延伸閱讀】四大重點教你挑睡袋▸▸ https://learn.100mountain.com/?p=189
【延伸閱讀】5款戶外超實用的頭燈推薦▸▸ https://learn.100mountain.com/?p=7883
【延伸閱讀】風雨衣材質這麼多種,該如何選擇▸▸ https://learn.100mountain.com/?p=7571
【延伸閱讀】如何用刀子生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gKKTv7P23U
【延伸閱讀】戶外飲水怎麼處理最安心▸▸ https://learn.100mountain.com/?p=4020
二、登山計劃書(行程、路線、時程安排)、留守人員
假如這次要去爬一個百岳行程,像是「第一天跟第二天在哪裡紮營?」、「時間跟行程的安排?」、「A點到B點預計要多久的時間?」、「大概何時會到達山屋?」等等,都要事先規劃清楚。
當然這些行程也都要讓「留守人員」知道(「留守人員」可以是你的親朋好友),而且最好是跟「留守人員」約定每日打電話的時間,固定打電話報平安,讓「留守人員」可以安心的掌握你們的行蹤。
登山途中不幸迷途怎麼辦?
迷失方向找不到路時,請原地不動,先停下來好好思考,只要不離開步道一定能被找到。
三、食物規劃
糧食的準備,通常會建議多備 1~2 天的份量比較安全。通常一天還是會安排三餐,會開火的一般來說會是早餐跟晚餐,早餐會建議簡單快速的方式處理(例如:乾燥飯),這樣可以加速一天行程的開始,午餐的部分會是簡單的行動糧來解決,而晚餐就可以安排比較豪華的份量。
【延伸閱讀】必備的登山糧食推薦 – 私房菜單大公開▸▸https://learn.100mountain.com/?p=4465
四、天氣、撤退方案/備案
登山前一定要先將這幾天的天氣狀況掌握清楚,那目前台灣有個問題,因為山屋都是用抽的,所以有些人會因為好不容易抽到山屋就會硬著頭皮去爬。那如果真的在第三天或第四天的時候下大雨就可能需要自己判斷一下:「該往前撤退還是往後撤退?」,繼續前進的路線如果有溪流,那就不建議往前繼續走了,因為水漲了也無法前進,風險也很大。
- 天氣預報查詢▸▸ https://www.cwb.gov.tw/V8/C/W/County/index.html
- Windy▸▸ https://www.windy.com
五、藥物與保險
在登山途中常見的受傷是碰撞跟跌倒,出血的傷就需要包紮,但如果骨折就需要求救了。我自己會隨身攜帶普拿疼跟胃藥,要爬山前建議可以先去看旅遊門診,醫生會針對你的身體狀況來開藥,例如預防高山症的丹木斯。
爬過聖母峰就不用擔心高山症會發作了嗎?
錯,不對!老師本身就遇過一個案例:「我有個朋友因為去爬了安納普納,第一次有吃預防高山症的藥物,但之後再去想說去年沒事,所以疏忽了導致在第五天的時候高山症發作了。所以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身體,如果可以還是建議大家爬高山前要看一下旅遊門診評估身體狀況。」
【延伸閱讀】常見的急性高山症診斷方式-「路易斯湖急性高山病評分系統」https://learn.100mountain.com/?p=5463
喝水的重要性
爬高山一天約 2000cc 的水對有些人來說可能還是不太夠,因為水分會從汗流失,體內水分太少造成血液濃度太濃稠,血液流到心臟就會容易流不過去,會有可能造成心肌梗塞,萬一有心臟血管的小疾病就容易變成大疾病,所以喝水非常重要,要提醒大家!
六、體力的準備
這個也非常重要,我通常都建議用「爬樓梯」的方式來練體力,第一天可以先不用背東西爬上去,10層樓的高度,一天約三趟即可,然後再坐電梯下來,第二天可以開始負重訓練,例如背個五公斤,那第三天再背個八公斤左右,這樣的方式持續訓練約兩週。
那為什麼不要走樓梯下來?因為下坡其實容易傷膝蓋,所以我不太建議。但其實「爬郊山」來訓練體能也是可以的,但就不建議爬太多的下坡,免得傷了膝蓋。
【延伸閱讀】登山上下坡訓練:「樓梯」的妙用 https://learn.100mountain.com/?p=4211
我也常建議爬山前兩個禮拜可以吃中藥「生脈飲」,有養氣、補氣的功效,裡面的成分之一「人蔘」可以讓紅血球含氧量較多,那裡面的成分之一「麥門冬」可以調和人蔘的霸氣不會傷害到自己,這樣在爬山時元氣就會比較充足。
七、保險
跟登山行程比較有關的主要是旅遊險跟登山險,這部分可以衡量自己的財力,相對來說旅遊險會比較便宜,主要交通時發生狀況會有理賠,那登山險就是登山時發生狀況才有理賠。
【登山安全教育全台巡迴講座 免費報名中】
百岳登山安全初級教育,全台巡迴講座熱烈推動中!
#你的安全你自己負責
線上快速申請▸▸ http://bit.ly/2p9ma9F
「當一個海島的子民,從國民變成公民的過程中,透過冒險教育,讓海島公民們,不再畏山懼海,百岳讓成功更有價值。」
by 百岳 林老師
不論山林有沒有解禁,登山安全教育,我們持續推廣!
從山出發,我們對於政府山林解禁的五大政策持予肯定。
紮根是長遠的工程,不能只是口號,而「正確」登山知識,更需要傳承下去。
由 100mountain 百岳創辦人林老師領軍行遍全台灣,分享他的山林智慧,提供他的山林經驗帶大家認識山林、走進山林、珍惜山林、愛護山林。期許能夠透過全台的巡迴講座,種下登山安全的種子:安全上山,快樂回家。
講座內容
帶你認識裝備、自我檢測、行進技巧、團隊互動、野外生火!
鞋子怎麼挑?登山杖如何使用?
雨衣保暖衣該如何穿?背包怎麼打包?
隊伍該如何管理?萬一遇到高山症該怎麼辦?
膝蓋怎麼保養?山上有多冷?一定要穿登山鞋嗎?……
種種要上3000米所需要的準備等等。

100mountain 百岳 創辦人 林老師
「源於熱情的工作,才能走得長久,並且創造更多可能性。」在年輕時,他曾因喜愛登山,而擔任過救國團的山岳嚮導,在兩年內完登台灣百岳,並且在那一年以「百岳」二字草創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事業,開始攀登這一座永遠走不完的山……
※本站採用CC授權,請勿全文轉貼本站文章,歡迎「部份引用」與介紹,並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