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衣材質非常多種,款式玲瑯滿目,看了許多推薦文章跟網友的評價依然不知道到底要如何挑選?今天就來說明市面上常見的防水透氣材質 (Gore-tex、eVent、Polartec Neo-shell、Eco-shell、DRYTEC®) 的差異性。
風雨衣推薦,挑選,風雨衣評價
看更多風雨衣 ▸▸https://bit.ly/2IXGKAe
【達人推薦】風雨衣材質這麼多種,該如何選擇?
何謂防水透氣材質?
所謂「防水透氣」更精確來說應該是「抗水透濕」,這是指材質能防止雨水穿透又能將汗液蒸氣排出的特性,所以服裝內會減少發生結露而導致濕冷不舒服現象。
- 抗水性:布料具有在一定壓力內抵擋水分穿透的能力。
- 透氣性:正確應指透濕性:在劇烈運動時身體釋放的蒸氣會藉由體表揮發至外部而達到降溫的效果及維持舒適與乾爽。
▲ 風雨衣布料兼具抗水和透氣性能
防水性 (抗水性)
耐水壓:以固定面積的防水布阻擋陸續上升的水壓,當表面滲出第三滴水珠時即為該布料的抗水壓值。
耐水壓 |
等級 |
抗水性 |
15000 ≦ 水壓 |
5 |
優 |
8000 ≦ 水壓 |
4 |
很好 |
4000 ≦ 水壓 |
3 |
好 |
2000 ≦ 水壓 |
2 |
可 |
300 ≦ 水壓 |
1 |
尚可 |
表格資料來源 http://acotex.blogspot.tw/2013/01/acotex.html
耐水壓參考值
- 毛毛雨:約耐水壓 100mm
- 一般撐傘的雨:約耐水壓 1400mm
- 狂風暴雨下:約耐水壓 6000~7000mm
- 消防用的高壓水柱或瀑布衝擊的壓力:約耐水壓 10000mm
透濕(氣)性
能讓材質內蒸氣向外部的原因就在於材質內外兩側蒸氣壓的不同,在材質兩側蒸氣壓差越大則傳導速度越快,而蒸氣壓力的高低則取決於「溫度」和「相對濕度」二項因素─溫度和相對濕度越高則蒸氣壓越高,反之則蒸氣壓力越低。
RET 抗濕阻值(水蒸氣阻度):代表水蒸氣通過布料所受的阻力,數值越小代表透濕能力越強。低於6是非常透氣等級。
水蒸氣阻度 | 等級 | 透氣等級 |
Ret<6 | 5 | 優 |
6≦Ret<13 | 4 | 很好 |
13≦Ret<27 | 3 | 好 |
27≦Ret<40 | 2 | 可 |
40≦Ret<50 | 1 | 尚可 |
表格資料來源 http://acotex.blogspot.tw/2013/01/acotex.html
防水透氣材質的製程
防水透氣材質最常見是使用塗佈 (Coating) 和貼合 (Laminate) 方式製作出薄膜。
- 塗佈 (Coating):可以想像成是刷油漆的方式跟表布結合,通常使用年限較不耐久,如材質老化會發生粉狀剝落的情況,不過價格相對便宜許多。
- 貼合 (Laminate):可以想像成貼壁紙的方式跟表布結合,通常會較耐用,材質老化會發生片狀分離的情況,但價格也會比較貴。
防水透氣材質的特性
不論是塗佈或貼合方式製程的薄膜,此薄膜特性可分兩類:微多孔型及無孔型親水型。
- 微多孔型 (常見材質e-PTFE):每平方公分之樹脂或薄膜加工的表面含有數以萬計的微孔,這些微孔在一定壓力之下也能完全阻擋水分的滲透,又能讓衣著內的水氣排出,保持乾爽。
- 無孔親水型 (常見材質PU or TPU):利用親水基將汗水吸附再藉由擴散、對流方式將汗水排出,可說是間接透濕。
防水結構 | 防水膜材質 | 透氣方式 | 優點 | 缺點 | 代表布料 |
無孔不透氣 | PVC、PU | 無法透氣Silcone | 便宜、不吸水 | 悶,完全不透氣 | 機車雨衣 |
無孔質親水性膜 | PU、TPU | 間接透氣 | 不怕鹽分、油脂、有便宜到貴等多種選擇、彈性較佳 | 兩階段透氣較慢 | Hyvent、Dryvent |
微多孔疏水性膜 | PU、ePTFE | 直接透氣 | 透氣快 | 孔隙易阻塞、需常清洗、經抗油污處理的布料較貴 |
eVent、Breeze Dry-Tec、Hydro Breeze、Polartec NeoShell |
無孔質親水性膜 +微多孔疏水性膜 |
透氣PU或ePTFE+ | 間接透氣 | 抗風較微多孔疏水性膜佳、不怕鹽分油脂、較耐用 | 兩階段透氣較慢 | Gore-Tex |
常見的防水透氣材質
- Gore-tex (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防水材質)
- eVent
- Polartec Neo-shell
- Eco-shell (Fjallraven)
- DRYTEC® (mont-bell)
GORE-TEX®
GORE-TEX® 薄膜是一層極薄的膨體聚四氟乙烯(ePTFE)。薄膜每平方英寸上有超過 90 億個小細孔。正是這些小細孔賦予了 GORE-TEX® 布料的獨特性。GORE-TEX® 的防水性達 28000mm 以上水壓。
Goretex的分類
- GORE-TEX:適合各種運動,有2層、3層、2.5層的類型、C-KNIT等布料。
- GORE-TEX ACTIVE:最透氣的 GTX 布料 (RET<3) 適合高耗氧的一天活動。外層貼合較輕量的布料(≤40丹尼)內裡貼合技術改善以增加透氣性。
- GORE-TEX PRO:最強韌的 GTX 布料,但一樣保持良好的透氣 (RET<6) 外層貼合較厚、較耐用的面料(≥40丹尼)內裡更透氣及輕量。
GORE® C-KNIT™
採用 GORE®C-KNIT™ 內裡技術的 3 層 GORE-TEX® 布料可以提高舒適性,同時提供持久的防水防風防護。GORE-TEX® 薄膜系統與極其輕薄細緻的輕量針織布黏合成布料,目前正在申請專利。
與之前的 3 層 GORE-TEX® 布料相比,這種新布料的重量可降低 10%,而透氣性卻提高了 15%,而且這種3 層布料的針織內裡,觸感柔軟,同時還可使服裝在裡層或中間層衣物上滑動自如。
看更多風雨衣 ▸▸https://bit.ly/2IXGKAe
推薦 GORE-TEX 風雨衣款式
- 日本 mont-bell Rain Dancer 風雨衣 ▸▸ https://bit.ly/2xVA6bt
- 日本 mont-bell Storm Cruiser 風雨衣 ▸▸ https://bit.ly/2U2kgUS
- Arc’Teryx 始祖鳥 BETA 風雨衣 ▸▸ https://bit.ly/3bd1Y9q
- Arc’Teryx 始祖鳥 Zeta 風雨衣 ▸▸ https://bit.ly/2QxjTzv
- Mammut 長毛象 Convey Tour 風雨衣 ▸▸ https://bit.ly/2U41v3j
- Mammut 長毛象 Nordwand 風雨衣 ▸▸ https://bit.ly/2xRJPiR
- Mammut 長毛象 Meron 風雨衣 ▸▸ https://bit.ly/3df3WI3
DRYTEC®
在對於要求極端輕便之人仕,montbell 特別開發出 DRYTEC® 新一代超級 PU/Ceramic 超輕防水布系列。它的底層是一層極堅韌的薄膜,用以結合布料及抵擋水壓,微孔只有 0.1mm 大小,中央是高度透氣層,擁有較大的微孔 (5-10mm),最後是一層含有矽化碳的保護膜,微孔大小為 5mm。這獨特的結構使 DRYTEC® 擁有超凡的防水透氣表現,而重量更為輕巧。DRYTEC其布料耐水壓達 25000mm,同時亦有高達 15,000 g/ m2/24hr 之透氣度。
推薦款式
- mont-bell Thunder Pass 風雨衣 ▸▸ https://bit.ly/2U3iV0c
eVent
eVent 布料耐水壓超過 30000mm,RET值:約 3-5,強調使用獨家技術在孔洞間塗佈抗汙塗層,避免孔洞阻塞。eVent 外套、綁腿▸▸https://bit.ly/2U3hIWK
圖片來源:Striker Brands
Polartec NeoShell
為戶外衣料大廠 Polartec® 所研發的專利防水透氣布料。RET值約 2,以 Polartec Power Shield Pro 材質發展而來,把抗水能力從 3000mm提高到 10000mm 以達到 「防水」等級所需的標準。與上述 GORE-TEX®、eVent相比最大的不同是,NeoShell®以製造對流的方式來增加薄膜的透氣表現,除了抗水透氣,延展性也不錯。
推薦款式
- RAB 風雨衣 ▸▸ https://bit.ly/3a68qih
Eco-shell
小狐狸 Fjallraven 創新製造的防水布料,Eco-Shell 是一種防水、透氣、具永續價值的硬殼布料,表面以不含氟碳化合物的防水劑做過處理,製造與運輸過程中所有的排放物都有做氣候補償。100% 聚酯纖維製造,環境均友善無害。超強表現,布料耐水壓約 30000mm;透濕度為 26000g/m2‧24hrs。
推薦款式
- Fjallraven Eco-Shell 防水外套 ▸▸ https://bit.ly/396qurl
結論
各種防水透氣材質不外乎使用塗佈或是貼合,其薄膜區分有孔以及無孔。
一件好的防水透氣外套除了材質以外,另外就是「設計」,例如:剪裁、透氣拉鍊、表布材質等等都是讓使用者可調整衣著系統使用。高耗氧的活動可推薦 Goretex active、eVent、polartec neoshell;需要耐磨兼透氣可選擇 Goretex Pro;出國旅遊可選擇一般 Goretex。
參考資料:Goretex台灣官網、登山補給站-風雨衣初次選購指南
【延伸閱讀】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風雨衣? https://learn.100mountain.com/?p=1873

高雄門市副店長 品屹(papalight)
樣樣精通還會很會木雕,擁有多座百岳與縱走經驗、米亞桑雪訓證書(冬攀雪山北稜角)、日本燒岳、中國黃山健行、單車環島、單車西進武嶺、亞陞IRR初級繩索救援技術證書、LNT Awareness Workshop,中階滑雪(snowboard)、基礎樹攀
※本站採用CC授權,請勿全文轉貼本站文章,歡迎「部份引用」與介紹,並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