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mountain 百岳人物誌】醉心等高線的資訊人,Rudy

Home/人氣文章, 百岳人物誌/【100mountain 百岳人物誌】醉心等高線的資訊人,Rudy
人氣文章 百岳人物誌

【100mountain 百岳人物誌】醉心等高線的資訊人,Rudy

發文者| 2021-04-06T14:09:38+00:00 發表於:2021/04/06|人氣文章 百岳人物誌|【100mountain 百岳人物誌】醉心等高線的資訊人,Rudy 已關閉迴響。
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畢業。從22歲那年登上了玉山開始,深受山林感動,遂縱身躍入登山的世界中,至今已帶隊攀登超過90座百岳。希望透過攝影與文章,影響更多的人,讓台灣的美麗與故事得以深植在每一位島民的心中,帶著對自己歸屬的驕傲走出國際。
人氣 5,320

乍暖還寒的春日傍晚,金面山腳下的碧湖公園波光蕩漾,男女老幼沿著內湖大埤畔健走,享受微涼天氣與台北難得的月圓晴空。兩個跨越世代的身影並著肩,漫步在這輕鬆的氛圍中,聊著家、聊著山。

 

文:雪羊 / 圖:Rudy

 

「如果你覺得沒什麼好寫的,那就算了,哈哈哈!」閒談間不時夾雜著爽朗笑聲,與我並肩的大哥腳步飛快,載著斯文的細方框眼鏡,大笑時會露出一口漂亮的牙齒,幾次謙遜重申自己的故事並不特別。然而,說起只要會使用離線地圖APP,十之八九聽過甚至正在使用的「魯地圖MOI.OSM」,就一點也不平凡了。

 

他是 Rudy,本名鍾木騰,天命之年卻有著六十的謙和與四十的爽朗,是「魯地圖」的作者,這個名字也正是朋友以「Rudy」為諧音發想的。在內湖科技園區擔任軟體工程師十幾載的 Rudy,來自有山有海的苗栗苑裡,是個在自然間長大的孩子,熟悉戶外也十分善泳「我那時候都是每天晨泳啊!在西子灣那邊。我可以游到海岸線外面幾百公尺,然後再回來。」在中山大學就讀電機研究所時,是他人生中體能最好的時期。然而,高中的一場意外,卻讓這位大海男兒轉彎上山。

 

【100mountain 百岳人物誌】醉心等高線的資訊人,Rudy

 

「高中有一年游泳的時候受傷,腳筋斷掉,現在都還有後遺症。」就讀台中一中時,同學開玩笑在跳水時推了他一把,讓他踢到泳池岸的碎瓷磚住進了病房,也埋下了改變的種子。「好了以後石膏一打開,哇!腳一粗一細。加上後面又發生一些事,那時候我就立志要去走遍全台灣,所以大一下就加入了登山社。」考上逢甲大學資工系的Rudy,人生第一次爬山是跟著萬里登山社走台中知名的「鳶稍縱走」,第一座百岳則是玉山,後來多以大山路線為主「像我基本上都是走傳統路線,爬大山的。嚴格說起來我也蠻怕髒,比如說癢啊、髒啊,然後你還要鑽的。」畢業時,他的百岳數字突破了60,山岳生涯卻也按下了暫停鍵。

 

【100mountain 百岳人物誌】醉心等高線的資訊人,Rudy

 

研究所全心唸書,出社會工作、結婚生子,Rudy跟許多人一樣走過這一段由山中走回都市的日子,但仍繼續游泳、騎車。約莫2015年左右,一次朋友相約參加郡大西巒便宜商業團,才讓他重回山林懷抱「參加那個一次就受不了,跟山社差太多了!後來就開始自己組團上山。」幾年下來除了又多走了20來座百岳,Rudy近年也十分熱衷搜集「小百岳」,至今已達99座,只差蘭嶼的紅頭山便集滿100座。「爬小百岳我倒是覺得很有趣,就是你基本上會到處去玩,前一天晚上直接車子就開到登山口附近的城鎮住,然後隔天爬,下來吃在地美食。」礙於時間、體能,還有一點點的自信,Rudy賢伉儷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擁抱山林,看見不同於高山,富有濃濃地方特色的台灣之美。

 

【100mountain 百岳人物誌】醉心等高線的資訊人,Rudy

 

「這個我不太容易去講那種感覺,恩…就像讓你的活動空間擴展出去、比較有自信走出去、世界變大的感覺。」熱衷於GPS技術下放民間後發展出的地圖藏寶遊戲『Geocaching』(中譯:地理藏寶),Rudy是台灣很早熟悉GPS的一群人。「這個遊戲裡面當初有一位叫做Jing,他是比我還早玩的玩家,就做了Garmin的離線地圖出來,當時就已經很多登山的人在用了,叫做「ASTER.OSM」。為什麼我會叫做『MOI.OSM』?是因為我是Follow他過來的。」Rudy因為遊戲需要而著手製作離線地圖時,也致以圖資來源縮寫命名自己的地圖致敬前輩,MOI是「內政部」,OSM是「開放街圖」,並放上網路與人分享。

 

【100mountain 百岳人物誌】醉心等高線的資訊人,Rudy

 

「因為前一個工作做了十幾年,蠻累的,所以就想轉換跑道,試試看自己寫APP維生。」魯地圖的製作期和Rudy重回山林的時間差不多,也正好碰上轉職空檔,加上老婆支持,於是他以專業基礎潛心自學「那時跑遍了台北市的圖書館,一邊讀APP,也因為需要地圖而一邊研究。可是一鑽下去了以後,我基本上都在看地圖的事情,就越來越有興趣了!」後來APP沒做成,倒是地圖反而做出興趣來。原本只是給Garmin手持機用的魯地圖,也因為許多人的建議與萬里登山社學長魯蛋的一通電話,而轉化為手機版本的離線地圖。

「我覺得做地圖最大的收穫,就是認識人啦!認識這些自由社群的人,認識這些登山的人這樣,很有趣。」雖然最後APP寫不出來,但Rudy覺得既然地圖都做了,便創一個社群分享給大家。「那時候在做就遇到很多困難,很多技術問題啊~像我就會去問那個Jing啊!也會問Rex,還有像KCWu,OSM TW那邊,Miller幫忙調樣式,蚯蚓也幫忙把地圖先放到他的Server去,也超謝謝嘉明兄和建忠來幫忙管理社群,許許多多的人都幫了我很多忙!」

 

【100mountain 百岳人物誌】醉心等高線的資訊人,Rudy

 

最初的魯地圖,生於Rudy對地理藏寶的熱衷,但經過眾多同好的幫助,並加入了熱心山友提供的航跡與步道後,成為了給所有人一起使用、一起編撰的半公共財,造福了每一個懷著探索夢的台灣人們,讓我們有更精緻可靠的基礎認識這片土地、看見未知的山林。雖然魯地圖終究沒有商轉,卻聚集了許多能人志士,在同一張地圖的認同之下,無私的交流、交心。或許這樣溫暖與善的單純連結,對低調卻熱情的Rudy而言,也是人生地圖上找到的一大寶藏吧!

 

 

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畢業。從22歲那年登上了玉山開始,深受山林感動,遂縱身躍入登山的世界中,至今已帶隊攀登超過90座百岳。希望透過攝影與文章,影響更多的人,讓台灣的美麗與故事得以深植在每一位島民的心中,帶著對自己歸屬的驕傲走出國際。